- 宣兆琦,王雁
管仲学派、《管子》的著者与编撰、《管子》的思想体系和学派归属是研究《管子》不可回避的几个相关问题。本文在批判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2002年02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边晓梅,宗基
《管子》一书具有很丰富的经邦治国思想。本文从以法治国、礼义治国、以道治国、明君治国、贤臣治国等方面 ,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2002年02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曙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齐国的农学家们正是在研究“草木之道”的大自然中 ,发现了水利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基于治水改土种植的大量实践活动 ,形成了齐人“水者 ,地之血气”的精辟见解。《管子》一书中《度地》、《乘马》、《水地》等篇章 ,不仅记载了管仲治水的思想 ,也真实地反映了古代齐国劳动人民治水的史实。
2002年02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玉书,李东霞
稷下学宫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文化中心 ,为我国思想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性格、心理、作风等等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稷下学士也因此成为我国思想文化的先驱 ,其对中国思想文化做出的贡献确实值得大书特书。但是 ,历史地看问题 ,他们对他们赖以生活和宣传、交流、发展其思想主张的齐国的发展和兴旺 ,所起的作用不仅不足称道 ,甚至对齐国的灭亡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起码是道义上的责任。主要是因为他们“无官守 ,无言责” ,可以放言高论而不顾实际 ;他们的思想主张大多与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不合 ,甚至背道而驰 ;他们各持己见 ,使得百姓思想混乱 ,统治者无所依从 ,或无法依从。既如此 ,他们的历史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
2002年02期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冠生
荀子的礼治思想 ,是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荀子十分强调礼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作用 ,因而极力宣传和推行他的礼治思想。他主张要以礼修身 ,以礼齐家 ,以礼治国平天下。
2002年02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8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张晓连
齐国姜氏是先秦封国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姓族 ,也是中国古代许多姓氏的源起所在 ,其后裔中不乏著名人物 ,因此 ,对齐姜氏后裔姓氏来源、分布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论述和考证 ,有利于我们对齐国姜氏源流的认识 ,也有利于我们对齐国历史以及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入考察。
2002年02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福银
齐国《韶》乐 ,是我国古代乐苑中的一束奇葩 ,它展示了上古乐舞的突出成就。本文就齐《韶》的形成与发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并对其演奏形式 ,表演顺序及风格 ,进行了阐述。
2002年0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厚礼,张德俊
《老子》蕴含着以道为中心的丰富管理思想 ,其本质就是“无为而治”。看似清静无为 ,却能尊重万物 ,各自发展 ,达到“无不为”。老子主张无为 ,不是消极无为 ,恰恰是透过无为 ,不干扰、不强制、不苛求、不勉强他人 ,而让所有万物能够顺乎自然 ,因势利导 ,遵循客观规律。老子管理思想的精髓对现代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2002年02期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玉明,戚俊杰2002年02期 50-5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文玲
魏文侯作《孝经传》 ,说明《孝经》至迟于战国初年魏文侯时已成书 ,在魏文侯时及以前 ,对孔子称“仲尼”者仅为《孝经》和《中庸》 ,《缁衣》《坊记》《表记》《中庸》取自《子思子》 ,为子思所作 ,已由郭店楚简的出土得到证明 ,四篇中对孝的论述与《孝经》相近似 ,而且此四篇与《孝经》在“子曰”之后引《诗》《书》 ,体例相同。郭店楚简《缁衣》的出土为这一体例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因此 ,《孝经》是战国初期魏文侯时子思将其祖孔子、其师曾子论孝的对话编撰整理而成的。
2002年02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淑霞
在我国历史上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 ,同时也是一个在学术思想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地域文化发展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思想 ,尤其是齐鲁文化中的教育思想 ,对尔后的社会及教育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以《管子》、《论语》、《荀子》为据 ,以管子、孔子及荀子的教育思想为典例 ,试就齐鲁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作一初步探析。
2002年02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宗磊
本文通过对孔子重义罕言利和墨子尚利贵义的两种义利观的分析比较 ,指出孔子的义利观统一在义上 ,义为核心 ;墨子的义利观是以利为本 ,义利并举 ;同时指出两种义利观在中国人观念上的影响。对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义和利的关系 ,提出几点建议 :1 义和利都要兼顾 ;2 把义和利有机地结合起来 ;3 重视和发挥义的内在价值的功能。
2002年02期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白如祥
全球化在把人类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同时 ,也给世界带来了极富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们普遍接受并用来指导思想和行动的西方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文化具有一种排他性和侵略性 ,儒家思想则追求世界的普遍和谐 ,这种和谐精神正好可以救治西方文化的弊端 ,为解决全球化中的各种问题和建设全球伦理做出贡献。
2002年02期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杰文
汉初统治者适应休养生息的社会需要 ,选取“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作为指导思想 ,从而确立了黄老学说在西汉前期的政治学术统治地位。由传承关系来看 ,西汉黄老学说应属于“北方黄老学派” ,它传自战国时齐国的稷下学宫。由此可看到齐文化在西汉前期的巨大影响。
2002年02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良荃,赵光怀
汉初货币政策屡有变更 ,直到武帝时才稳定下来。本文重点从社会政治的影响这一角度去认识汉武帝以前的货币政策 ,认为汉初货币政策不仅取决于财政的需要和商品流通的需要 ,还取决于各个阶段的治国方略与政治倾向 ,与中央集权的加强过程密切相关。
2002年02期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魏培良,陈士果
“以德去刑”与“以刑去刑”作为儒法之争的焦点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这种传统的“德治”与“法治”思想有其合理的内涵 ,应当辩证吸收。鉴古知今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只有实践“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 ,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2002年02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长利2002年02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兴斌2002年02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