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价值观——序《〈管子〉“神话历史”研究》On Values of Civilization——A Preface to “Mythistory in Guan Zi”
叶舒宪;
摘要(Abstract):
文学人类学是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契合新文科发展的时代要求,其理论与方法在古典阐释方面具有优势。《管子》对以玉石、海盐、丝帛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颇为关注,而作为稀有奢侈物的玉石尤为统治阶层所青睐。透过文化大传统理论视角可以得知,玉石被华夏社会筛选为最高价值物,并被赋予独一无二的王权象征意义,根本原因就在于神圣化和神话化的过程。因而,借助于考古新发现,既能对《管子》奠定的文明价值谱系做出诠释,又能理解为何《管子》提供的是理解华夏文明价值观由来的标准答案。公维军博士的《〈管子〉“神话历史”研究》一书,正是沿着这条路径不断求索的新成果。
关键词(KeyWords): 文学人类学;《管子》;神话历史;文化大传统;文明价值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叶舒宪;
DOI: 10.19321/j.cnki.gzxk.issn1002-3828.2022.02.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叶舒宪:《文化研究中的模式构拟方法——以传统思维定向模式为例》,陕西师范大学中外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编:《文化研究方法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0-230页。
- (2)叶舒宪:《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61-403页。
- (3)叶舒宪:《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第410-414页。
- (4)叶舒宪:《国宝中的国宝:三星堆文物观感》,《寻根》2021年第4期,第120-122页。
- (5)对《管子》文本的试译,版本依据缩印浙江书局汇刻本:《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7页。
- (6)对《管子》文本的试译,版本依据缩印浙江书局汇刻本:《二十二子》,第182页。
- (7)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