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管子》研究没有剽窃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考A Textual Research on GUO Moruo's Research in Guan Zi Being No Plagiarism of Guan Zi Qing Zhong Pian Xin Quan by MA Feibai
廖久明;
摘要(Abstract):
吴营洲的《马非百与郭沫若》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结合相关材料可以知道,“马非百将其十数年的研究心得,写成文稿,让学生交给当时的权威杂志《历史研究》”的“文稿”不是《管子轻重篇新诠》第三稿,应该是发表在《历史研究》1956年第12期的《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它确属“初稿”。郭沫若研究《管子》的《侈靡篇的研究》《管子集校》问世于马非百的《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脱稿之前,前者不可能“剽窃”后者。根据考证可以知道,郭沫若的《侈靡篇的研究》不可能“剽窃”马非百的《管子轻重篇新诠》,《管子集校》对《管子轻重篇新诠》“引用过近百条”是“集校”这一研究方法本身所要求的。由此可知,郭沫若“剽窃”马非百的说法不成立。
关键词(KeyWords): 郭沫若;马非百;《管子》研究;《管子轻重篇新诠》;剽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与研究”(15AZW011)
作者(Authors): 廖久明;
DOI: 10.19321/j.cnki.gzxk.issn1002-3828.2022.04.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相关探讨文章有:翟清福:《对郭沫若著作研究的评论》,《郭沫若学刊》1990年第4期;翟清福、耿清珩:《一桩学术公案的真相——评余英时〈《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孙开泰:《谈谈稷下学史料与研究——评余英时〈《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郭沫若学刊》1996年第3期;耿清珩、翟清福:《一桩学术公案的真相——评余英时〈郭沫若抄袭钱穆著作考〉》,《博览群书》1996年第8期;翟清福:《〈十批判书〉真的抄袭了〈先秦诸子系年〉?——评余英时的〈互校记〉》,《史学集刊》1996年第4期;方述鑫:《郭沫若在古文字考释方面的创见——兼驳梁漱溟、余英时先生》,《郭沫若学刊》1997年第1期;叶桂生:《郭沫若的老子考——兼驳抄袭之说》,《郭沫若学刊》1998年第1期;方舟子:《郭沫若抄袭钱穆了吗?》,《书屋》1999年第5期;翟清福:《关于郭沬若“抄袭”说与“焚书”说》,《书屋》1999年第5期;李世清:《充满偏见的“反思”》,《文学自由谈》1999年第5期;傅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书屋》2000年第5期;方舟子:《是谁“冤枉了”余英时?》,《书屋》2000年第5期;王春瑜:《犹记风吹水上》 ,《北京观察》2000年第4期;翟清福:《〈一桩学术公案的真相〉发表前前后后》,《郭沫若学刊》2014年第2期。
- ②相关传抄文章有:丁东:《学术中不能承受之轻》,《博览群书》1995年第12期;丁东:《逢场作戏的悲哀》,《书屋》1996年第4期;董牧杭:《郭沫若到底有没有抄袭钱穆》,2015年8月1日,澎湃新闻网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55222_1。
- (1)吴营洲:《马非百与郭沫若》,《湘声报》2009年1月2日B3版。
- (2)胡光曙:《郭沫若“引用”马非百著作内情》,《邵阳日报》2013年8月25日第4版。
- (3)“2013年10月29日,‘走刀口’的《问题文豪郭沫若:删减史料涉嫌剽窃》在腾讯文化上首发后,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百度贴吧、网易博客、爱思想、水木社区、共识网、无觅网、西祠胡同等进行了转载,点击数成千上万,以赞同为主的留言成百上千。”廖久明:《一篇故意歪曲的网络文章——驳关于郭沫若“删减史料以此证明崇祯帝‘沽名钓誉’”说》,《郭沫若学刊》2015年第2期,第58页。
- (4)董牧杭:《郭沫若到底有没有抄袭钱穆》,2015年8月1日澎湃新闻网,腾讯文化、濠滨论坛转载了该文;2015年8月1日在一点资讯网发表时,题为《因为郭沫若比钱穆更无耻,所以他就抄袭了?》,十五言、豆瓣转载时标明“本文首发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有误:该文比发表在澎湃新闻的《郭沫若到底有没有抄袭钱穆》内容更多。
- (5)覃业程:《郭沫若:抄袭始祖,文人惯偷》,见于2018年6月14日个人图书馆,2021年1月1日网易新闻转载了该文。
- (6)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 (7)翟清福:《〈一桩学术公案的真相〉发表前前后后》,《郭沫若学刊》2014年第2期,第60页。
- (8)《管子轻重篇新诠》《管子集校》中均为《管子说》。
- (9)《管子轻重篇新诠》的参考书目中无该书,《管子集校》的《管子集校引用校释书目提要》是如此介绍该书的:“范希曾(耒研)《书目问答补正》有其兄范耕研《管子集证》二十六卷,未刊。此项稿本亦不知下落。”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管子集校》,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3页。
- (10)《管子轻重篇新诠》《管子集校》中均为尹桐阳。
- (11)《管子集校》的《管子集校引用校释书目提要》没有介绍该书,《管子轻重篇新诠》将该书的作者写作宋柟。
- (12)《管子轻重篇新诠》《管子集校》中均为《管子编注》。
- (13)《管子轻重篇新诠》《管子集校》中均为《管子地数篇释》。
- (14)该信由郭平英女士识读,在此表示诚挚谢意!
- (15)此语出自中华书局编辑部“出版说明”。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页。
- (16)马少侨:《历史学家马非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邵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邵阳市文史资料》(第4辑),1985年版,第191页。
- (17)马非百:《马非百自传》,《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3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5页。
- (18)马非百:《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历史研究》1956第12期,第29页。
- (19)马非百:《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历史研究》1956第12期,第29-30页。
- (20)马非百:《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历史研究》1956第12期,第32页。
- (21)马非百:《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历史研究》1956第12期,第35页。
- (22)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第4页。
- (23)马非百:《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历史研究》1956第12期,第32-35页。
- (24)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第8页。
- (25)马非百:《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历史研究》1956第12期,第36-38页。
- (26)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第10页。
- (27)马非百:《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历史研究》1956第12期,第45-46页。
- (28)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第18-23页。
- (29)关于当时《历史研究》稿费等级情况,李埏的回忆为:“那时《历史研究》稿费分为12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郭沫若、范文澜他们的文章,我的文章被列为第二等级,是很高的,我真是有一点受宠若惊。”仲伟民:《我与侯外庐、郭沫若等人的学术交往——李埏先生口述》,《中华读书报》2018年5月9日第8版。
- (30)王忠俊:《中国科学院史事汇要·1955年》,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1995年编印,第117页。
- (31)据附录的《中国科学院各类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及各单位所在地区物价津贴表》可知:1-5级研究员的工资标准分别为218、200、185、170、156元,政府工资标准等级为4-8级的正副院长工资标准分别为380、340、300、260、230元。王忠俊:《中国科学院史事汇要·1955年》,第145-147页。
- (32)郭沫若:《我国思想史上之澎湃城》,《学艺》第3卷第1号。
- (33)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79页。
- (34)林甘泉、蔡震主编:《郭沫若年谱长编》(第4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473页。
- (35)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管子集校》,第1页。
- (36)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管子集校》,第23页。
- (37)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第27、32页。
- (38)马非百认为:“它是一部专门讨论财政经济问题的书,是西汉末年王莽时代的理财学家的作品。”马非百:《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历史研究》1956第12期,第29页。
- (39)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第108页。
- (40)林甘泉、蔡震主编:《郭沫若年谱长编》(第4卷),第1585页。
- (41)“汇集校释”出自以下引文:“整理古籍,汇集校释,非为一般读者,乃以便于从事研究工作之獭祭……”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管子集校》,第11页。
- (42)马非百:《马非百自传》,《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3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3页。
- (43)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管子集校》,所在页码为(括号中的数字为该页引用的条数,下同):1023、1024、1026(2)、1027、1029(2)、1031、1032、1033、1036(2)、1037、1038(2)、1039、1040(2)、1043、1045、1048、1052、1053、1066、1072、1073、1074、1080、1087、1088、1105、1112、1115、1117、1120、1122、1125、1126、1131、1136、1138、1142、1159、1161、1162、1168、1171、1186、1188、1198、1199、1203、1204、1209、1220、1230、1234(2)、1235、1240、1241、1246、1247、1248、1256、1258、1259、1261、1275、1277、1282、1285、1294、1296、1297、1299、1300、1301、1302、1303、1306、1314、1320。
- (44)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所在页码为:122、123、126、128、131、132、145、146、154、156、165、166(2)、170、179、180、186、189、198、209、217、220、221、230、233、235、237、240、243、254、260、262、269、272、273、275(2)、277、278、279、280、281(2)、282(2)、283、287、292、294、295、297、298、299、300、302、310、317、320、321、324、333、336(2)、341、346、347、351、355、357、358(2)、360(2)、361、365、367、373、374、376、387、388(2)、392、396、399、405(2)、416、418、423、428、431、436、438、440、442、443(2)、444、445、446、447、448、451、454、456(2)、458、464、471、474、475、476、477、480、482、484、486、488(2)、489、490、500、503、514、518、519、521、527、530、533、534(2)、535、537、538、544、550(2)、551(2)、557(2)、558、559、565、566、570、571、572、585、586、588、591、601、602、603、612、614、616、618、619(2)、620(2)、621、631、632、635、639、640、643、645、646、648、650(2)、653、662、665、676、678(2)、683、684(2)、685、691、696、697、701(2)、705、706、708(2)、712、713、714、715、717、719(3)、723(2)、730、733、734、741、742、744、746。
- (45)钟祥财:《马非百论〈管子·轻重〉的一批信函》,《文汇报》2013年3月17日B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