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研究

  • 孟子“王道”视阈下的管子

    沈素珍;钱耕森;

    管仲作为一名历史人物,通过"霸政"实现了社会改革,功不可没。但由于其人生前后的反差,不能不引起历史的争议。孔子从对中华民族发展贡献的视阈出发,充分肯定了管仲,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而孟子是"王道"、"仁政"的推行者。因此,在其"王道"视阈下的管仲,评价不仅与孔子不同,并且又是相矛盾的。孟子追随孔子,共创儒家,但是具体到对"霸政"的管子评价,则又完全不同。孰是孰非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

    2012年04期 No.102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6 ]
  • 荀子“天人关系”辨正

    陈林;乐爱国;

    荀子论天,在突出自然之形而下之天的同时也言具有创生意义之形而上之天。"明于天人之分"只是荀子"天人关系"的起点,其终点是要走向更高层次的天人之合。

    2012年04期 No.102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8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3 ]
  • 《孟子》“冯妇”章断句新议

    崔奥飞;

    "冯妇"章是《孟子》中比较著名的篇章,此章的几处句读问题自宋以来至今未有定论。在古代,关于冯妇章的断句总体来说有两种,进入新世纪,又有不少学者关注到此一断句疑案,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梳理并分析几种不同的断句方法,并尝试结合对孟子旨意的解读来重新探析"冯妇"章的断句问题。

    2012年04期 No.102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齐史研究

  • 疑孟派与尊孟派论桓管

    刘红卫;

    对齐桓公、管仲的评价,是两宋时期疑孟派与尊孟派论辩的重要论题。"如其仁"与"假仁以霸"、"君君、臣臣"与"君不君、臣不臣"、"正而不谲"与"谲而不正"是疑孟派与尊孟派争论的焦点。疑孟派站在质疑孟子学说的立场,肯定管仲"如其仁",肯定齐桓公尊王攘夷对维护周礼的积极意义及齐桓公"正而不谲";尊孟派则站在尊崇孟子学说的立场,批判了桓管"假仁以霸"、"谲而不正"。桓管的霸业,在疑孟派与尊孟派激辩的历史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2012年04期 No.102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0 ]
  • 齐桓公封禅考

    李慧强;

    从《管子.封禅》和《史记.封禅书》的比较来看,前者应是后者写作时的参照底本,这说明齐桓公"欲封泰山,禅梁父"的说法,当有更早的史料来源,并非司马迁杜撰。从齐桓公来看,他在即位初期就有称霸心志,这与他贵胄的秉性及早期经历有关,其一生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对礼数的相对淡漠,在功成之后寻求封禅是诸因素合力自然发展的结果。而先秦时期流传久远的祭祀天地的古老习俗,则为齐桓公封禅的意愿提供更为深厚的社会土壤。

    2012年04期 No.102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齐国《韶》乐追根溯源

    王冰;王丽娟;

    齐国《韶》乐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到帝喾、帝尧、帝舜的上古时代,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乐舞代表之一,堪称经典。《韶》乐源于帝喾的《九招》,后经帝尧更名《大章》传承,至帝舜时代,正式形成了《箫韶》。齐国《韶》乐则是在舜之《箫韶》的基础上继承发展的,充分反映了齐国乐舞的艺术成就,是《九招》、《大章》和《箫韶》三个不同时代的乐舞体现。探析《韶》乐的起源,从乐舞研究上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社会发展上来讲弘扬了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

    2012年04期 No.102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8 ]

齐文化觅踪

  • 论淄博地区先齐鸟图腾崇拜

    谷玉梅;

    先齐信奉鸟图腾的东夷人非常重视自己图腾。他们将本氏族的鸟图腾,或记载在文献中,或雕塑在日常器物上,或刻画在标明等级身份及祭祀用的礼器上。他们通过种种方式,把对鸟的敬仰融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及对祖先、上天的祭祀上。齐国建立后,鸟图腾崇拜作为风俗习惯、审美意识、文化遗产体现在青铜器中、古建筑构件瓦当上以及古老的《韶乐》中,对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2012年04期 No.102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6 ]
  • 史前海岱社会太阳崇信观念之演进历程及文化人类学意义

    赵李娜;

    史前时期海岱地区的东夷先民有浓烈的太阳崇拜情结,并与鸟信仰有一定程度的结合,其表现载体主要有刻划于陶器之上的图案纹饰及具有仿生意义的器物。从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早期易懂直白的太阳纹,大汶口文化中期流行的八角星纹,到中期偏晚时段盛行的具有鸟类象征意义的陶鬶,直至龙山时代的鸟喙形鼎足,可以清晰窥见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太阳崇信观念之演进历程,并探知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2012年04期 No.102 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 ]

古代学术思潮

  • 孔子乐舞思想浅析

    官效臣;

    孔子乐舞思想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与变迁过程中,始终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时代不同也会使人们对其产生不同的认识。通过对孔子乐舞思想的渊源、内涵、理论基础以及基本内容的阐述,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孔子的乐舞思想,这对当代音乐美学、舞蹈美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012年04期 No.102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9 ]
  • 略论先秦儒家乐教“修身”以至“和”

    鹿建柱;

    先秦儒家音乐教化功能的宗旨是"和",基础是修身,最高目的是达到和人心、和社会、和自然等和谐境界。只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虽然有极少数思想家大声疾呼以礼乐修身,然而大多数统治者却把音乐作为其穷奢极欲的工具。尽管如此,儒家的乐教思想仍然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2012年04期 No.102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5 ]

古今论坛

  • 《诗经》中相思诗与后代情诗的传承和辉映

    丁红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相思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传承至今,影响着大批的诗人、作品,是后代诗歌创作汲取营养的重要源泉。本文就部分作品的欣赏与比对,简要分析《诗经》相思诗对后代情诗影响及相互辉映。

    2012年04期 No.102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7 ]
  • 浅议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刘蔚青;

    孔子非常注重道德教育,仁爱、礼义和诚信构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以"仁"为道德情感和道德原则、以"礼"为道德行为规范、以"信"为现实世界中的道德人格,从而形成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他丰富而系统的德育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历史资源,对现代教育颇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012年04期 No.102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1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6 ]
  • 浅议中华传统文化——儒学的国际认同

    王郡玲;王郡丽;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国政要引用中国古语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加快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认同,这也使得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世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桥梁。

    2012年04期 No.102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0 ]
  • 中国古代奁具的使用及发展——以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奁具为例

    高梅进;

    奁具是盛梳妆用品的盒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较为流行,由于化妆的逐步盛行,至秦汉时期,奁具的使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出土的奁具可以看出,其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漂亮的外形、精巧的构造、细致的分类令人赞叹。妆奁内有精美的木梳及绚丽多姿纹饰的铜镜,不管是木梳还是铜镜,其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当时的高峰,对今后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2年04期 No.102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6 ]
  • 试论《齐民要术》中的齐文化特色

    李天宇;邵先锋;

    农家虽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流派之一,被归为九流十家之一,但在古代社会的地位卑微,难登大雅之堂,故农家书流传的很少。《齐民要术》之所以流传,关键因素就是这部农书引用了众多已经散失的古籍内容,具有不可多得的参考与保存价值。《齐民要术》的作者长期生活在齐地,理论上说,深受齐文化的影响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事实上,《齐民要术》一书中也反映了许多齐文化特色。

    2012年04期 No.102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浅析王渔洋文化风物观及其现实意义——以说砚为例

    焦伟;

    王渔洋的《池北偶谈》,不但重视文章典故辑录,还十分重视文化风物研究,兼容并蓄,涉猎广泛,为后世留下大量珍贵历史资料,体现了其辩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保护留存的文化观念。这些思想特征集中体现在他不断对古砚的研究分析上,能够秉持客观公正,以博学审问、追根溯源的笔触,加以记载、描述和考辨,科学对待历史文化名人,深度挖掘其中文化意蕴,进一步廓清文脉流传,形成了值得研究的一个专题。

    2012年04期 No.102 92-93+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学术考辨

  • 嬴秦与商之东土

    孟世凯;

    嬴、商两族出自东夷以鸟为图腾之少昊氏,今山东莱芜是嬴氏族的发源地。嬴秦历史进程中与商的关系密切,嬴秦后裔多在商王朝做高官,助商统治近六百年。今山东是商王朝的东土,从目前所见甲骨文中有39个地名在东土,山东境内占多数,证明商东土范围主要地域在山东。

    2012年04期 No.102 94-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1 ]
  • 周武王封齐和姜太公就国史料分析——兼与《鲁、齐、燕的始封及燕与邶的关系》一文商榷

    王珏;

    周武王伐纣后,是否封齐,以及姜太公是否就国,一直是争讼不定的问题。一种观点依据现有的史料提供的明确线索,认为齐始封在周武王时,姜太公曾就国,五个月后,回周王室报政;一种观点否认《史记》等史籍的记载,断定齐始封在成王时,是周公平叛以后的事。本文认为,现有的史料本有明确的线索解答这一问题,如果忠实阅读,涵泳其中,洞悉史料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发现,《史记》所载并无失误。

    2012年04期 No.102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4 ]
  • 论西周曹叔振铎之子卞叔田封于卞的历史

    卞玉山;

    西周封卞国、建卞族是周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西周曹叔振铎之子卞叔田封于卞之史,首见唐《元和姓纂》之记载:"卞,姬姓,曹振铎之后,支庶食采于卞,因氏",但因文字过简,相关深层次问题未得述及,给后人留下诸多疑题。笔者通过《春秋经》、《左传》、《史记》、《礼记》、《世本》、《泗水县地名志》、《兖州府志》等大量史料论证和古国遗址考证,进一步对西周曹叔振铎之子卞叔田被封卞国的有无?怎么封?为什么封?西周封卞国、建卞氏族与上古卞明国、卞氏族的关系如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以期恢复历史真相。

    2012年04期 No.102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学术综述

  • 三十年来的姜太公研究

    蒋波;

    <正>姜太公,又称姜子牙、姜尚、吕尚、吕望、太公望、齐太公等,我国商末周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虽然记载姜太公生平事迹的相关史料并不多,但由于他彪炳史册的功绩,以及丰富的政治、军事思想,学界对其一直较为关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论著层出不穷,例如人

    2012年04期 No.102 109-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5 ]
  • 天光云影共徘徊——吴文化研究的历史轨迹与阶段性特点

    庄若江;

    <正>一、前言:吴文化与吴文化研究吴文化源远流长,蕴藉深厚,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吴地①始终扮演着无以取代的重要文化角色。3200年前的泰伯自中原南奔吴地,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中原文化和江南土著文化有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历史性融合。这一融合的结果,不仅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度——句吴,也创造出一种具有无限

    2012年04期 No.102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9 ]

读书札记

  • “无伐善,无施劳”译解

    王厚香;

    "无伐善,无施劳"是颜子的言志语,关乎颜子思想,故古今学者皆重视,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译解:一是"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二是"不要败坏别人的善行,不要诋毁别人的功劳";三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以劳役之事置使于人"。笔者认为,从词义、语言环境、颜子的思想体系、师承关系及社会经历等方面考虑,应将"无伐善,无施劳"译解为"不败坏别人的善行,不给予别人劳苦之事"。

    2012年04期 No.10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5 ]

书评·书讯

  • 探索中国冶铁起源的重要著作——《中国冶铁发源地研究文集》评介

    杨升南;

    <正>冶铁术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曾起过划时代的作用,恩格斯指出,铁"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原料"。因此,在研究中华文明史时,探讨冶铁技术起源的时间及地点,就是一项具重大意义的学术课题。我国冶铁技术起源于何时何地,一直时是学术界探讨和争论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对于起源的时间有商代说、西周说、西周晚期说、春秋早期说等,对起

    2012年04期 No.102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4 ]
  • 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新探求——评《思想世界的概念系统》

    郭丽;

    <正>山东大学曾振宇教授的专著《思想世界的概念系统》2012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此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曾振宇先生作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访问学者,多年来潜心于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他的研究,既涉及孔子、孟子、荀子著作本身,亦有对

    2012年04期 No.102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学术动态

  • 全国第二届石泉鬼谷子文化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

    方子玉;

    <正>2012年11月2日至4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石泉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第二届石泉鬼谷子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在陕西省石泉县召开,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南、山西、安徽、河南、辽宁、青海、四川、广东、浙江、陕

    2012年04期 No.102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 试析《管子》的渔业治理之策

    张子礼;白洋;

    齐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及其继任者在渔业治理领域有着超前的管理策略,主要措施有:立"海王之国"为基本国策,发展齐国的海洋经济;行"官海"之制,谋"渔盐之利",设"三虞"、"祈望"之职管理陆海渔业;渔业生产"取物顺时,以时禁发";资源索取"网罟必有正"、"地利不可竭";重视经济调节,"相地而衰征",渔业税制机动灵活;运筹轻重,繁荣渔业外贸;海陆兼顾,发展淡水养殖。管仲等诸先贤的渔业治理策略循道而为,令顺民心,最终促成了齐国富民强国的霸主之业。其中,有关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调节的法律思想,直至今天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2012年04期 No.102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0 ]
  • 《管子·八观》思想与PEST模型比对分析

    王心娟;高厚礼;郭海燕;

    《管子·八观》篇倡导调查研究,是世界上最早的调研环境的分析工具。美国学者Johnson,G.和Scholes,K.于1999年提出了PEST Mode,PEST Mode是战略咨询顾问用来帮助组织检阅其外部宏观环境的一种方法,它一经提出,就被应用于公司战略规划、市场规划等,成为通用的分析工具。今天我们尝试着从《管子·八观》思想本源出发,与PEST模型比对分析,剖析《八观》思想中的环境调研理念及缺陷。

    2012年04期 No.102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98 ]
  • 《管子》国家安全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王柏松;刘彤;

    《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独成一家的一部杂家著作,在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书蕴含着丰富的国家安全思想,如国富兵强,慎战,亲仁睦邻等思想已在那时得到了明晰。这些宝贵的思想具有久远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为齐国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历朝历代安攘内外,维系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几千年文明进程的国家发挥了很重要的历史作用。《管子》国家安全思想具有中国传统的独特性,可以作为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知识谱系的补充,对当代国际政治研究将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价值。

    2012年04期 No.102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2 ]
  • 《管子》对《淮南子》的影响

    巩曰国;

    《管子》对《淮南子》的影响,体现在文本和思想两个方面。《淮南子》中,既有对《管子》文本的袭用,也有对《管子》思想的继承。这与汉初的社会思潮和该书的编撰意图有关,也与淮南王刘安门下聚集了一部分来自齐地的学者有直接关系。

    2012年04期 No.102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3 ]
  • 《管子》校诠(续)

    魏代富;

    《管子》一书,经历代学者考证,应是战国时期乃至秦汉时人所作。由于历史原因,里面存在许多错误,这就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困难。郭沫若称是书:"简篇错乱,文字夺误"、"号称难读",故此集十数家之考证,成《管子集校》。但是其《集校》有的只列前人校注而不做取舍,有的虽有选择然仍有可商榷之处,而且《管子》一书自身还有很多难点没有涉及。因此我们以尹知章注、郭沫若《集校》为底本,参以他书,对一些问题作重新讨论。

    2012年04期 No.102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