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夫人何以不称姜氏”笔法新释——兼议春秋初期齐、鲁之关系On “Two First Ladies' Surname Being Shunned”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Co-currentl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Qi State and Lu State
陈豫韬;
摘要(Abstract):
在现存《春秋》对鲁国国君夫人的记载中,出现过两例极为特殊的用法。一为《庄公元年》所记载:"三月,夫人孙于齐。"一为《僖公元年》所记载:"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按照《春秋》的义例,在记载国君夫人时照例应书明其姓。但在这两段文字中,两位夫人同样都来自于齐国,却同样被史官隐匿了"姜"姓。自《公羊》《谷梁》而下,学者们对于这个问题提出非常多的解释,但都未能形成通解。然而,在史官突兀地改变其记事文例的表象之下,实际上反映着当时齐国与鲁国两个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与外交态度的转变,故而有必要再行探讨与厘清,力求还原文本真实与历史真实。
关键词(KeyWords): 义理阐释;文本;绝齐;齐、鲁关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陈豫韬;
Email:
DOI: 10.19321/j.cnki.gzxk.issn1002-3828.2020.04.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顾炎武著,黄汝成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页。
- (2)公羊寿传,何休解诂,徐彦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24页。
- (1)范宁集解,杨士勋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79页。
- (2)公羊寿传,何休解诂,徐彦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247页。
- (3)范宁集解,杨士勋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第2391页。
- (4)公羊寿传,何休解诂,徐彦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247页。
- (5)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90页。
- (6)刘敞:《春秋权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39页。
- (1)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791页。
- (2)顾奎光:《春秋随笔》,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71页。
- (3)沈括:《梦溪笔谈》,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91页。
- (4)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790页。
- (5)湛若水:《春秋正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9页。
- (6)刘敞:《春秋权衡》,第204页。
- (7)廖平:《春秋左传杜氏集解辨证》,《续修四库全书》第1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78页。
- (1)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762页。
- (2)陆淳:《春秋集传微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59页。
- (3)吕大圭:《春秋或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5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40页。
- (4)赵汸:《春秋师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6页。
-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77页。
- (1)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762页。
- (2)苏辙:《春秋集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3页。
- (3)陈傅良:《春秋后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5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17页。
-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57页。
- (5)黄正宪:《春秋翼附》,《续修四库全书》第1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
- (6)姜宝:《春秋事义全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6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9页。
- (7)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759页。
- (8)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762页。
- (9)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787页。
- (10)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790页。
- (1)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1725页。
- (1)李剑鸣:《历史语境、史学语境与史料的解读---以弗吉尼亚州批准美国宪法大会中一条材料的解读为例》,《史学集刊》2007年第5期。
- (2)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8页。